崧澤文化(3400-3300B.C.)

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因上海青浦崧澤遺址而得名。主要分佈在環太湖地區。該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後繼是良渚文化,年代約公元前3800~前3300年。生產工具有穿孔石斧、扁石錛、條形石錛、石鑿、骨鏃、陶紡輪等;晚期出現石犁狀器。居民從事稻作農業,在陶器的羼和料中經常發現稻殻和稻草末。制陶工藝進步,用慢輪修整陶坯的技術已經普及。陶器有鼎、豆、壺、罐等,改採用的壓劃圖案、鏤孔和彩繪裝飾,十分醒目和美觀。流行各種玉石璜,當時作為項飾使用。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