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理區而言, 齊家文化分佈於甘肅, 青海及寧夏,就歷史的長河而言, 齊家文化距今約四千年. 齊家文化玉器種類繁多, 但多以素麵為主. 其工藝的特徵是單向鑽孔, 留有毛邊. 薄片切割的精美玉刀是代表作.古方認為”就目前考古資料而言,齊家文化玉璧和玉琮主要發現於中國西北地區的甘肅、青海和寧夏的齊家文化遺址和墓葬中,其中以甘肅最多。甘肅出土地點有:靜寧縣治平鄉後柳溝村、靜寧縣深溝鄉晨光梁、定西市團結鄉高泉村、定西市安定區內官營鎮四月八山和清溪村、定西市安定區三十里鋪、武
威市皇娘娘台、臨洮縣李家村、甘谷縣渭水峪、天水市師趙村、廣河縣齊家坪、永靖縣新坪鄉新莊坪、渭源縣七聖村、會寧縣中川鄉老鴉溝村油坊莊、榆中縣甘草店。另外莊浪縣和隴西縣採集有齊家文化玉璧和玉琮。青海出土地點有:民和縣喇家、民和縣馬營鄉馬家村陽坪、民和縣中川鄉清泉旱台、大通縣上孫家寨、同德縣巴溝鄉宗日、西寧市沈那、樂都縣白崖子。寧夏出土地點有:原州區河川鄉上台村、德隆縣沙塘鄉、西吉縣白崖鄉。從出土範圍來看,齊家文化玉璧與玉琮主要集中分佈在兩個區域,即甘肅東部天水、定西、慶陽地區和寧夏南部固原地區,以及甘肅中部武威、蘭州、臨夏和青海東部西寧地區。這兩個區域都是齊家文化分佈範圍內文化堆積最為豐
富的地區,也說明傳世的玉璧和玉琮應該來源於上述地區。蘭州梅景峰認為齊家文化玉料開片後有四 個特點:一是平整,二是光潔,這一點從殘存的玉料開片上看得很清楚,只經過開片工序,留下的面沒有經過打磨也很光滑,有自然的光潔感;三是很多玉璧和殘存的玉料上都有當時開片留下的直線切割痕跡;四是大多數玉璧厚薄不均。如果一件玉璧呈規則的圓形,且孔壁很直,那可能就不是齊家文化的玉璧了。至於線刻紋飾和減地浮雕等,這些技法在真正的齊家文化玉璧上還沒有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