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而不食者,蟬也–戰國玉蟬(一對), L. 8.5cm, W. 6.0cm

由于蝉都是栖息在高大的树木枝头,只吃露水树汁而不食人间烟火,所以自古以來,蝉即被視為灵物,代表着纯洁與清高,用其来比喻人之清高、高洁的品德。史記《屈原列傳》即有 “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  記載. 蝉一直人们还赋予了蝉更多美好的寓意,比如:腰间佩蝉,则意为“腰缠万贯”;胸前挂着蝉,则是“一鸣惊人”. 蝉型工艺品最早是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當时的蝉造型古朴,雕刻粗犷。战国以及汉朝时期,蝉的制作工艺和造型设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本器青玉雕琢, 正面玉蟬頭部一對鳳淺浮雕, 雙翼各有一龍紋淺浮雕, 背面為寫實的蟬腹紋淺浮雕. 本器呈現鈣化現象, 增生晶體明顯.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