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環保概念領先西方2000年, Warring States Yellow Jade Lamp Pair Offering the Green Concept 2000 yrs Earlier than the Western World

005brpupgy6npfpsvu1156901

 

戰國鳳鳥紋黃玉油燈座對,高26公分, 寬18公分

本器鳳鳥紋黃玉油燈座對係戰國器物, 早於出土於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妻竇綰墓的長信銅質宮燈。 黃玉油燈造形為母子鳳鳥紋, 母鳥身體的下部中則是裝水的,這樣煙灰和煙霧都會沉澱Webp.net-gifmaker (68)在水中,不會造成室內的污染子鳳鳥形成燈罩, 放置燃油, 燈盤可以轉動節燈光的亮度和照射方向。 母鳥頸部伸長, 頭部銜接子鳥, 燃燒後油煙向上透過母鳥頸部進入體内,以保持室内清潔。黃玉油燈座本身材質為黃玉質,透光度強,如同現代的燈泡。黃玉質油燈座較青銅燈具之照明效果更佳。 本器造型巧得天工, 科技意義重大。 就玉器工藝而言, 雕工精美, 線條流暢,飄逸瀟灑, 古玉跡象包括擴散暈沁色, 鐵鏽沁等。 本器堪稱工藝及科技文物之極品。

早在2000多年前,中國人在青銅燈具的設計上就已具備了環保意識,如長信宮燈宮女的袖筒、雲紋牛燈的雙角,它們即是造型藝術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同時又發揮著煙塵導管的作用,匠心獨運,令人嘆服。這項發明在世界燈具史上處於領先地位,如15世紀意大利科學家達·芬奇發明鐵皮導煙燈罩,與我國相比晚了1500年,到了18世紀,法國人肯開和瑞士人阿幹德才改用玻璃罩代替了鐵皮燈罩。

(資料來源: 中國國家博物館) 彩繪雁魚青銅釭燈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高53厘米
1985年山西朔縣照十八莊出土

“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一點殘釭欲盡時,乍涼秋氣滿屏幃。”這裡的“銀釭”、“殘釭”都是指古代的一種燈具,發明於兩千多年前的漢代。

釭是指導煙管,釭燈就是帶導煙管的燈,又可簡稱為釭,是漢代新創制的一種燈具。漢代燈通常被做成人形、動物形和器物形,其導煙管有單管和雙管兩種,都能將煙氣導入燈腹內,使室內減少煙炱而保持清潔。燈盤一般帶有燈罩,燈罩由兩片弧形屏板構成,每片屏板的寬度為半個圓周或超過半個圓周,合攏成圓形。其作用除配合導煙管控制燈煙的污染外,還可以根據風向和使用者的要求,隨意調節屏板的開合方向和開啟程度,從而達到擋風和調節光亮度以及光照方向的目的。燈具的各部分構件均能拆卸,便於清除燈內煙垢。釭燈是漢代燈具在功能方面最先進的發明創造,構思設計巧妙合理,達到了功能與形式的完美統一,在世界燈具史上處於領先地位。南北朝時,這種燈具仍為人們熟知,經常在詩文中被提到。到了唐代,人們可能還使用釭燈,或者至少還了解這種類型的燈。唐代以後,這種燈型則湮沒不存。

 

Warring States Yellow Jade Lamp Pair, H.26cm, W.18cm. This is a green concept jade lamp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