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祭司獻瑞 H.45cms, 2993grams。本組玉祭司共計四件均由和田白玉雕成: 分別為持玉璧祭司, 持玉琮祭司, 持玉圭祭司, 持玉璜祭司。各件均通高45cm, 係由下列五個部份黏合而成: 祭司腿部以上, 雙腳, 內角方座, 四面鳳首座, 鏤空底座. 各件玉祭司, 祭司的眼睛及鳳眼神係為圓柱造型, 可能表示千里眼; 祭司的大型蝶式耳朵可能表示順風耳. 祭司的頭冠, 服飾, 游絲勾卷雲紋, 內角方座的斜刀雷紋, 鏤空底座的绹紋都是典型的戰國紋飾古玉跡象有擴散暈沁色,差異風化及斑晶等古玉現象。本組玉祭司刀工流暢嚴謹, 玉質精美,實乃三星堆文化玉器中之極品。
收藏小故事:
由於西元2000年, 各行各業的電腦系統面臨全面更新, 而會計部之下設置電腦室, 1996年以來我在叡揚資訊公司服務, 擔任軟體系統顧問, 於2000年受聘台灣票券公司會計部經理, 畢業於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及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的我, 於沙烏地阿拉伯交通擔任運輸經濟專家期間, 曾在沙國電腦中心受訓, 並且自修電腦軟體相關知識, 因此才有後來與電腦有關的職務. 時值我在台灣票券任職期間, 在一個下午接近快要下班的時候, 陳慶順兄突然來訪, 神神秘秘從包包裹拿出了一大型古董, 問我有沒有興趣收藏, 並且說價格是台幣30,000元. 我看了一眼後, 不假思索脫口而說, 我要了. 大概經過一小時後, 陳慶順兄又帶來兩件, 我根據祭司所持璧琮等六瑞的了解認為全套應該有六件, 便請慶順兄回去再找, 大約過了一個多月, 他帶來了持璧祭司, 該件玉器背後腐蝕嚴重, 上手大概認為賣相不好, 不會有人要, 對我而言, 這反而是古玉跡象明顯, 更能佐證其他三件(持琮, 此璋, 持璜) 祭司為真. 後來, 經過研究認為四件就已經完整, 因為璋與圭形狀相同, 璜與琥形狀相同, 類似古玉也都是四件即是一套. 三星堆祭司玉器的收藏, 也就為我在古玉收藏上上了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