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大都作為祭祀的媒介, 在祭祀的儀式中, 大都有歌唱與舞蹈, 而歌唱與舞蹈一定伴隨著音樂的演奏, 玉罄廣泛被用作樂器.
1.東漢四靈紋白玉玉磬 Eastern Han Dynasty Musical Slabs,14.2-10.3cm
東漢四靈紋白玉玉磬14.2-10.3cm. 玉磬是一種古代的玉石制樂器, 《禮記·郊特牲》:「諸侯之宮縣,
而祭以白牡,擊玉磬…… 諸侯之僭禮也。 」 孫希旦 集解:「玉磬,《書》所謂鳴球,天子之樂器也。 」 唐 柳宗元 《渾鴻臚宅聞歌效白紵》詩:「朱脣掩抑悄無聲,金簧玉磬宮中生。」《孟子·萬章下》中寫到:「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本器白玉雕琢, 以出廓及淺浮雕技法, 結合幾何學美感形狀, 以四靈為圖案制作完美玉磬, 《三輔黃圖》卷三:「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靈,以正四方。玉磬紋飾之佈置如下: 鳳鳥完全出廓立於長股上緣, 龍首於短股出廓, 龍身位於短股以淺浮雕呈現, 白虎及玄武淺浮雕於長股面.古玉跡象有差異風化及增生晶體.
2. H. 15cm,W. 8.5cm,375克。本器係以和田水料白玉雕成,頂端為長方形的柄,中間有一細長的孔,以便玉磬之懸掛,本器的雕工為陽線淺浮商代玉磬,柄面有六組直角形的折線。 上面兩個區間組成神面紋,下面兩個區間祥雲紋。 連接祥雲紋的是八個三角形的鋸齒紋,古玉跡像有溶蝕孔及增生晶體。
3.漢龍鳳神面紋白玉琵琶對, Han Dynasty, Jade Pipa, L.40cm, W.16cm琵琶素來有民樂之王的美譽, 琵琶可能是起源於秦漢時期, 本器漢龍鳳神面紋青玉琵琶對青白玉雕琢, 琵琶頭部為鳳鳥高浮雕 身部上端頸部,左右各有四支龍首紋軸, 腹部上端左右有龍紋高浮雕, 腹部呈葫蘆形, 正面有三組神面淺浮雕, 中間左右各有一球形鏤空如意雲紋, 本器玉質溫潤晶瑩, 刀工精美, 構圖巧得天工, 琵琶玉雕本來稀少, 漢代玉琵琶更是難得.賈湖骨笛又稱「賈湖骨管」,出土於賈湖遺址,距今約9000年至7700年,位於中國河南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面積約55000平方米。1979年秋,賈湖村民修築護村堤期間,該村小學師生在取土坑內開荒種地時發現。是中國出土年代最早、保存最為完整、出土個數最多,而且可供演奏的樂器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