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錯金銘文銅牛對. Western Zhou Dynasty Bronze Bull Sets, L.33.02cm., H.20.3in. T. 7.6in, 2.3kgs

錯金銀工藝在青銅飾件上的一般做法為,先在青銅器表面預先鑄出或鏨刻出圖案、文飾所需的凹槽,然後嵌入金銀絲、片,錘打牢固,再用蠟石將其打磨光滑,達到突出圖案和銘文的裝飾效果。

製作手法按照流程分為:鑲嵌法和塗金法

鑲嵌法

第一步是作母範預刻凹槽,以便器鑄成後,在凹槽內嵌金銀。

第二步是鏨槽。銅器鑄成後,凹槽還需要加工鏨鑿,精細的紋飾,需在器表用墨筆繪成紋樣,然後根據紋樣,鏨刻淺槽,這在古代叫刻鏤,也叫鏤金。

第三步是鑲嵌。

第四步是磨錯。金絲或金片鑲嵌完畢,銅器的表面並不平整,必須用錯(厝)石磨錯,使金絲或金片與銅器表面自然平滑,達到嚴絲合縫的地步。(類似琢玉)

商代開始出現銘文青銅器,這一時期的銘文加工工藝還僅僅是鑄造,到了戰國秦漢時期,銘文加工工藝則由鑄造變成了刻或鏨。但是,無論銘文是用鑄造法還是鏨刻來表現,銘文與銅器的本色是沒有區別的,不具有審美意識的。粗心的人,有時會對銘文視而不見。自從春秋時期錯金銀工藝日漸興起後,人們才在銅器上用黃金錯成銘文,使銘文變成了裝飾。金光閃動的銘文,十分的奪人眼球,尤其是當青銅器經過地下千年埋藏,其表面已變成深色的「綠漆古」或「黑漆古」,而金錯銘文,則數千年光輝絲毫不減,熠熠生輝,美輪美奐。

金銀錯工藝是中國古代漢族金屬細工裝飾技法之一。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2014年,金銀錯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牧野之战就考古學而論,是中国历史上可證實的最早的战争。 周武王十一年(西元前1046年),周人乘殷商主力東征东夷時,出兵攻伐殷商。 殷商在此戰戰敗,帝辛(紂)自盡,商朝滅亡。 后世稱「武王克殷」、「武王克商」、「武王伐紂」。

此西周金牛對有武王克商銘文係紀錄牧野之战的實物.ok

 

本器青銅鑄造, 形制為野牛, 呈奮力搏鬥姿態, 頭部伏下左前腳呈半跪姿.除了充分表現全身整體力之美外更突顯身體上肌肉及骨骼部位起伏凹凸痕跡,  表本器琢磨痕跡明顯, 面錯金(塗金法)飾西周體銘文(如右圖所示)(左上圖有戊佳地征商字樣)銘文中有克商 戊佳地征商,西伐商, 克伐商,史記周本紀周本紀:武王即位,太公望為師,周公旦為輔,召公、畢公之徒左右王,師修文王緒業。祭全祖乃用公(姜子牙)杓武王等字可以確認為西周物件,包漿明顯呈黑漆古. 本器挑戰了青銅之製作工藝達到鬼斧神功之境

 

 

 

西周龍紋系璧, Western Zhou Dynasty Jade Bi, D. 3.5cm

 

 

The object is a jade bi carved with a dragon covering on both sides. The carving style exhibits that of Shang and Western Zhou dynasties. Calcification is the major antique evidence.

龍是鱗蟲之長,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生物。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具體是哪九種動物尚有爭議,不過大多數人認為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傳說多稱龍能顯能隱,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則登天,秋分則潛淵,能呼風喚雨。茲將各種龍分述如下:

Webp.net-gifmaker - 2020-07-15T064957.129虺龍(huǐ):《述異記》載:”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虺是龍的幼年期。虬龍(qiú):古代傳說中將沒有角的幼龍稱為虬龍。《說文解字》中說:”無角曰虬,有角曰龍”。螭(chī):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又叫蟠螭。是一種通體黃色而且沒有角的類龍生物,北方謂之為地螻。蛟龍:一般泛指能發洪水的有鱗的龍。相傳蛟龍得水即能興雲作霧,騰踔太空。《墨客揮犀》卷三說:”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長者至數丈,多居於溪潭石穴下,聲如牛鳴。”角龍:指有角的龍。據《述異記》記述:”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應龍:又作黃龍。背生雙翼的龍,據《述異記》記載:”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據說當年軒轅帝的有名大將就是應龍,主要功績有斬殺蚩尤、夸父。火龍:傳說中全身被紅色的火焰包圍的龍。《清史稿》載:莒州赤龍見於龍王峪,先大後小,長數丈,所過草木如焚”。蟠龍:指蟄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龍。在《太平御覽》中,稱蟠龍”身長四丈,青黑色,赤帶如錦文,常隨水而下,入于unnamed (1)海。有毒,傷人即死。”行龍:傳說鯉魚化蛟,蛟又化龍,而當龍達到一定境界時,會化為行龍。青龍:在二十八星宿方位中,龍表示東方,屬青色,因此稱為”東宮青龍”。青龍為”四靈”或”四神”之一,又稱為蒼龍。蜃龍:蜃龍棲息在海岸或大河的河口,模樣很像蛟,也有可能是其中的一種。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news/9z9zp9q.html:

本系璧凸面雙面一體雕琢, 淺浮雕蟠螭紋是唯一的圖騰, 系璧雙面為單一蟠螭所盤踞, 線條蜿蜒優美, 刀工具商周風格, 整體鈣化是主要的古玉跡象.

 

 

 

 

 

西周玉珮, Western Zhou Dynasty Jade Plaque, H.4cm, W.3cm

3826a (1)本器青玉雕琢, 形制為玉珮, 正面為神面圖騰, 有紅山文化太陽神風格, 前額兩端具有夏代玉璋上之斜坡正方形雲氣紋特色, 前額中央飾菱形網紋, 上方有^形紋飾, 雙眼為商代風格臣字眼淺浮雕.頭頂及兩面頰均有鑽孔, 可便於佩帶. 古玉跡象為增生晶體及鈣化. Carved by pale tone jade, the front side is decorated with low relief god’s face. On both sides of forehead have low relief square circle shape of cloud motif. There are holes on top of head and both cheeks for hanging on clothes. Antiquity evidences are additive crystals and calcification.

For any questions, please write to Prof. Chen.

 

S__3522566